广州杠杆股市_a股杠杆交易平台_杠杆股票交易

香港股票 杠杆 高德也想进本地生活的门,短视频是那块砖吗?
栏目分类
广州杠杆股市_a股杠杆交易平台_杠杆股票交易
广州杠杆股市
a股杠杆交易平台
杠杆股票交易
香港股票 杠杆 高德也想进本地生活的门,短视频是那块砖吗?
发布日期:2025-03-21 22:03    点击次数:69

香港股票 杠杆 高德也想进本地生活的门,短视频是那块砖吗?

文 | 财观二姐香港股票 杠杆

最近,京东和美团的骑手争夺战可以说打的火热。

互联网商业的"无限战争"再起。

巨头们割据一方后,走到了互联网 3.0 时代,大家又似乎都想来本地生活这里分一杯羹。

这背后其实是巨头们想要解决变现的难题,2.0 时代,大家都摸索出一套获客的方法论之后,在流量获取上各有千秋,但是最后殊途同归,还是得把流量变成利润才行。

最典型的其实就是高德,月活超 9 个亿,但是盈利水平却远不像月活的数据这么光鲜。

为此,高德也在不断地尝试进入本地生活,先是 23 年口碑并入阿里,后又和抖音联合,并接入淘宝。

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高德地图正在招募评价视频的内测达人。有人会问,这短视频和本地生活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只不过是绕了一个弯。

这个弯就是用户留存时长。

短视频破局靠谱吗?

其实不仅仅是高德想要玩短视频,有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现在的 APP 几乎都清一色的上了短视频。

原因也很简单,大家都想用短视频来让用户在自己的 APP 上多待一会,虽然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但是都得有。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德看上去和短视频似乎不搭,但是却是最需要短视频的原因。

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抖音的日均打开时长为 132 分钟、小红书的日均打开时长为 48 分钟。

而尽管高德地图 2024 年第四季度月活高达 9.3 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但其用户日均打开时长仅为 12 分钟。

再看看业绩表现,我们就会发现,谁的用户停留的时间长,就越容易产生交易,谁的业绩就越好看。 

比如抖音和快手,2024 年两者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都突破了 120 分钟,全年的 GMV 抖音约 3.5 万亿,快手约 1.18 万亿。

但是高德作为一个工具类 APP,似乎天生就没有这个命,"工具人"属性拉满,用完即弃,但是又绝对不可或缺。

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曾经说,希望微信是一个用完即走的产品,并不希望用户过多停留,但事实是,后来微信做视频号,直播,都是为了增加用户时长。

工具类产品的宿命是用户需求是用完即走,但商业化诉求下,APP 要 DAU 要用户时长,所以高德这才想要引入视频内容,让客户留存下来,多用一会儿,而且这不是高德第一次想要甩掉"工具人"标签,其实早在 2023 年 3 月,高德就试图依靠图文来将导航入口与本地生活绑定。

然后到 24 年 2 月,高德推出"高德达人"计划, 鼓励普通用户通过上报地点、修订位置、点评店铺来积累成长值。

这些尝试,其实就是想要让 APP 从单一的工具属性,变成能够产生 UGC 的平台。

也就是说,高德想要让用户们养成——我想吃喝玩——打开高德 APP ——看下去过的人怎么说——下单——导航过去的使用习惯。

这个习惯在一定场景下其实是很符合人性的,例如:周末自驾游,有了明确的目的地,导航之后,高德除了路线时间外,会出现所到地的酒店景区等等,还有一个"顺路搜"功能,可以看到沿路的美食之类的,用户自然而然的会形成以上的使用链路。

但是好像在大多数时候,用户们在出玩之前,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也就是说不知道去哪玩……

所以使用习惯就变成了,我想吃喝玩乐——不知道去哪——打开抖音,小红书——看哪里好玩——直接下单,或者美团下单——导航过去。

那高德想要通过短视频提高用户留存率,提高和用户的互动率,其实就是在用户们没有目的地的时候,怎么能想到高德,但用户习惯是很强的,用户习惯去小红书、美团搜景点,攻略,只是用一下高德,从本质上,高德做内容完全是战略上的"想当然"。

而且,从逻辑上讲 UGC 是内容平台该干的事儿,不是工具类平台应该做的,本末倒置了。

从高德此次的招募计划看,这个解似乎是给自己"贴标签"。

具体来看细节,"内侧达人的视频内容必须围绕美食、景点、酒店展开,且优先推荐平台内高热度的 POI(兴趣点),例如网红餐厅或 4A 景区。"

也就是说,仅就目前来看,高德不打算和其他平台引入短视频一样,做泛娱乐的内容,而是专做出行场景,和当年战胜百度地图时一样,关键词是"聚焦"。

但是做内容端,其实不如做好服务端,把用户粘性提上来,因为本地生活几乎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早就打成一锅粥了。

也就是说,除了用户的使用逻辑有 BUG,对手们其实也强的可怕。

本地生活:巨头"修罗场"

京东大战美团的同时,快手也早早的通过"敢比价"和"飞鸟计划"收割下沉市场;一直盘踞在这的美团一边将短视频推上一级流量入口,一边打造外卖版"小红书"。

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始终是有限的,几乎所有的 APP 都在向着内容化,生活化发展的时候,高德想要在这样的竞争中获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即使你的用户使用时长变高了,但是没有能跟得上的服务,依然是白费功夫。

这其实也意味着,你得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高德的战斗力先按下不表,美团从 14 年开始可是踩着一众友商上来的,团队出了名的能打硬仗,虽然一直被商家病垢说抽成高,但是那么多的竞争者进来,这么多商家为啥不跑呢?

很简单,因为美团的服务够好,机制够成熟,流量池足够大,说白了就是运营能力足够出色。

想要和美团一样,搭建这么一套用人建成的护城河,其实并不容易,也许是看到了这一点,高德的办法是绕开自己直面美团这道关卡,和抖音合作。

24 年年末,高德和抖音团购打通,双方算是各取所需,抖音想要的是高德的地图,高德图的是抖音的商家和用户流量。

但问题是,高德扮演的还是那个工具人的角色,用户时长收益可能并不大。

很多消费者表示,在站内搜索感兴趣的本地生活内容后,消费链路过于冗长,并且商家的核销流程也极为繁琐,甚至还要求用户跳转到抖音页面进行操作,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而抖音,在初期的价格优势没有了之后,2024 年抖音生活服务一季度销售额不足 1000 亿,二季度为 1100 亿左右。

一方面,在本地生活这一块,抖音这条大腿自己也不是很行(相对美团来说),另一方面抖音和高德的合作中,高德为抖音的引流似乎更多一点。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高德才想要尝试去做短视频,期望和用户产生更多的碰撞。但是,高德作为地图软件,似乎有些被赶鸭子上架了。

全村的希望?

有一个颇为残酷的现实,几乎所有的地图导航类产品似乎都不怎么赚钱。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地图导航类产品的总收入约为 162 亿美元,还不足社交媒体平台的 1/10。

而阿里想要通过高德来在本地生活扎根,也许是看到了现在 APP 应用内容化的趋势。想要通过高德从中分一杯羹。

但是,诸如快手,抖音,小红书,微信这些平台,其实都是先有内容,然后延伸出来很多业务,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有了短视频,社交这样的主干,新芽都是从中延伸出来的。

比如抖音,早在 2022 年抖音生活服务领域就产生 11 亿个探店视频,获赞量达 989 亿次,这是本地生活天然的养料,是自来水,抖音只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运营团队就行了。

但是高德有些不一样,高德需要从地图去产生内容,可高德并没有内容基因。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其实也不是阿里第一次这样干了,每次都有些拧巴。有些朋友可能都还记得,曾经的支付宝也被阿里推出来做过社交,短视频,比如支付宝上面的蚂蚁森林,农场等功能,都是支付宝想要做社交留下来的产品,但是最终结果似乎都没有达到预期。

现在高德又被推出来,很像当年的支付宝做社交。

这反映了阿里整个业务板块的一个薄弱点,就是喜欢中心化管控的体系,过于聚焦战略上的需求方向,可能反倒忽略了业务实际落地的可行性。

老实讲,这些年的新尝试中,阿里的整体方向其实没有错,比如一向非常克制的微信,其实也一直在做视频号,马化腾甚至说,视频号是全村的希望,借着微信庞大的日活,视频号现在也正在迅猛增长。

此刻的高德香港股票 杠杆,承载的也许是和视频号一样的使命,是被作为全村的希望推出来的,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出游的时候,只要打开高德,就能出现目的地的风光。